• <code id="1oi6w"></code>

    <video id="1oi6w"><delect id="1oi6w"></delect></video>
    <output id="1oi6w"></output><menuitem id="1oi6w"></menuitem>
    <ins id="1oi6w"><option id="1oi6w"></option></ins>

      客家人的“会”

      分享到:
      2021年11月29日 10:55:47

      □邱金湟(九堡)

      客家是一个分布极广的民系族群。千百年来,他们不断地迁徏,不断地诠释他们处处为客处处家的宿命。作为中原汉族的移民,不论是在漫漫迁徏的路途中,还是入乡随俗定居在江南的土地上,他们深深懂得重名节、重信义、重团结的重要意义。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的精诚团结的精神,支撑着他们硕强地与命运抗争,并在异乡的土地上默默地传承客家的族群文化。从客家人在一年中的各种民约俗成的“会”中,便可略见一斑。

      灯会。花灯闹新春是客家人的民俗文化之一。他们在春节期间以茶灯、龙灯、船灯、马灯、车灯等文艺形式,把春节喜庆推向高潮。而具体组织者就是灯会。灯会一般以小村落为主组织。他们推举一人为会首,负责导演节目,统筹资金。正月演出后,还要分红。有的灯会还置有田产,作为长久性活动的固定资金。

      清明。清明前后,客家人隆重举行扫墓和祭祀祖先的活动。他们有的以个人、小房、大房组织扫墓。有的组织地方上全姓人在祠堂里举行大规模的缅怀先祖、祭祀祖宗的活动。活动期间,唢呐嘹亮,号铳震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子子孙孙一齐向祖宗神位祭拜,称为“做祭”。活动结束时,进行聚餐宴会,称为“做清明”。资金来源,有的凑份子,也有的置有田产,用作祭祀之资。

      夏会。夏会一般是以小村落部分村民自愿组织的,时间定在立夏那天。他们在十字路口杀鸭宰鹅,成圆圈形周插线香,焚烧纸钱,说是祭奠那些无后代祭祀的流魂野鬼。

      分龙会。分龙日定在“夏至”过后逢“辰”日,有的地方,全村人抬着菩萨,锁呐声声,锣鼓喧天去“禳神”。其意义是祭祀神明,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

      路会。此会是公益性活动,时间1—2天,一般选择在中秋节前。因为此时正值农闲,有利于组织村民修桥铺路。路段都是以小村落划分好的,年年如此,各司其“段”。临近傍晚聚餐前,如有添丁户,还必须备酒一坛,果品若干,称为“送添丁酒”助兴。

      月子会。这是客家人最原始的资金互助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月子会成员参会自由,基金自定,每月必缴,轮月享受。即每人可以在轮到该月享受时,就可以使用全部资金,起到经济互通有无、资金集中使用的作用。

      另外,客家人还会在农历八月、十月间到附近各寺庙进行“朝神”(即庙会)、做观音会等祭神活动,其间人流如潮,鼓乐喧天,声势浩大。

      可以看出,客家人的这样“会”,那样“会”,不但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了族群的凝聚力,形成了多姿多态的民俗文化,而且还为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中国瑞金网新闻热线:0797-2557296

      综合性久久
    1. <code id="1oi6w"></code>

      <video id="1oi6w"><delect id="1oi6w"></delect></video>
      <output id="1oi6w"></output><menuitem id="1oi6w"></menuitem>
      <ins id="1oi6w"><option id="1oi6w"></option></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