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1oi6w"></code>

    <video id="1oi6w"><delect id="1oi6w"></delect></video>
    <output id="1oi6w"></output><menuitem id="1oi6w"></menuitem>
    <ins id="1oi6w"><option id="1oi6w"></option></ins>

      非遗项目进校园文化传承留根脉

      分享到:
      2022年12月02日 10:24:28

      近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赣州馆,伴着欢快的信丰采茶戏腔,非遗舞蹈“信丰铜钱花”向中国、向世界展示着客家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千年古邑,人信物丰,汉唐重镇,两宋名城。历史长河蜿蜒曲折,孕育了信丰多彩而灿烂的客家文化。比屋弦歌、龙腾狮跃、古老的戏曲、精湛的技艺……近年来,信丰县统筹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让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重焕光彩,彰显其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多彩传习所

      “师徒四人去取经,一路走来马不停,这天来到白虎岭,山高路险难通行,难通行……”11月16日,在信丰县第一小学手端木偶戏传习所,只见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兴致勃勃地制作各种角色的木偶,并表演了与县文化馆联合组织编排的一出信丰方言版手端木偶戏——《三打白骨精》。

      手端木偶戏在信丰民间俗称“端戏子”“蚊帐戏”,2008年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信丰县第一小学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端木偶戏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它列入校本课程。同时,成立了手端木偶戏传习所实践手工坊,邀请代表性传承人刘洪垣多次进入校园,开展手端木偶戏传习、展演活动。

      信丰县第一小学依托“手端木偶戏”传承基地和手工作坊,开设课外兴趣非遗社团,培养了50余名手端木偶“小戏迷”自编自演了《三打白骨精》《红小鬼》等手端木偶戏剧目。2015年,该校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端木偶戏的传播基地。2018年,该校手端木偶戏工作坊荣获江西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类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实践工作坊类二等奖。2022年,该校手端木偶戏《三打白骨精》在赣州市中小学美育“双减”成果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

      别样课间操

      “这是我们学校的非遗课间操,将非遗项目‘信丰铜钱花’编入大课间,既丰富了学生课间活动又进行了文化传承。”信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王东说道。日前,在信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同学们和着古朴的旋律,结合采茶戏动作和秧歌的步伐,动作整齐划一地开展别样的课间操。

      为营造出浓厚的非遗传习氛围,信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将赣南采茶戏、信丰铜钱花等非遗项目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列入了五年工作规划。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教授《赣南采茶戏》《信丰铜钱花》,让非遗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入课堂;联合信丰县文广新旅局举办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进校园活动;2022年,该校的赣南采茶戏《刘二寻花》在赣州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比赛中荣获戏曲表演三等奖。

      目前该校有长期学艺的信丰马灯学员20余人,舞龙队员20余人,赣南采茶戏学员20余人,信丰铜钱花更是改编成了学校的课间操,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特色研学游

      11月15日,走进信丰县古陂镇黎明村黎氏宗祠,只见蓆狮、犁狮的道具陈列有序、栩栩如生,这里既是黎氏宗祠,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陂犁狮传习所。

      古陂镇黎明小学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遗的良好局面。联合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文明实践员黎院梅担任非遗讲师,组织孩子走进非遗传习所特色研学,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走近非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根据实际不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信丰县第六小学来到非遗工坊研学,信丰县第七中学开展非遗摄影作品展,信丰县虎山中学成立了腰鼓、打马儿兴趣小组,信丰思源学校举办非遗展演活动……非遗传承走入全县各中小学课堂,推动非遗文化入脑、入心、入魂。

      比屋弦歌音犹在,人信物丰竞朝晖。实验区创建以来,信丰开展了四次全县性非遗普查,收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540余条,出版了《橙乡古韵》《信丰民间故事》《非遗进校园系列丛书——古陂蓆狮、犁狮》《非遗进校园系列丛书——手端木偶戏》等非遗保护成果专著。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信丰县坚持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开展非遗进校园,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刘阳春 王宁文/图

      中国瑞金网新闻热线:0797-2557296

      综合性久久
    1. <code id="1oi6w"></code>

      <video id="1oi6w"><delect id="1oi6w"></delect></video>
      <output id="1oi6w"></output><menuitem id="1oi6w"></menuitem>
      <ins id="1oi6w"><option id="1oi6w"></option></ins>